
滁州西涧
〔唐〕韦应物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
[作者简介]
韦应物,长安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唐朝出名诗人。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写自然景色。

[注释]
滁(chú)州:现在的安徽省滁县城西西涧一带,环境幽静,景色秀丽。
独怜:单只喜爱,偏偏喜爱。幽草:长在幽静地方的深草。涧:山间流水。
深树:树的深处,指树叶繁密的地方。春潮:春天上涨的河水。
野渡:野外无人管理的摆渡口。

[译文]
我十分喜爱这涧边丰美的花草和树丛深处黄莺婉转悦耳的啼叫声。一场春雨后,本来就上涨的河水流得更急了。在野外的渡口上,不见人影,只有一条小船悠闲地横在岸边。

〔简析〕
比较好、二句是说: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,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。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。“独怜”二字,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。“莺啼”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,在诗人平静的心田荡起一层涟漪。
第三、四句是说:到傍晚时分,春潮上涨,春雨淅沥,西涧水势顿见湍急。“春潮”与“雨”之间用“带”字,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,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,而且用“急”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。结尾句用“无人”说明渡口的“野”。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,衬托闲淡宁静之景,可谓诗中有画,景中寓情。
这是一首写景的诗,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。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。首二句写春景、爱幽草而轻黄鹂,以喻乐守节,而嫉高媚;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,和水急舟横的景象,蕴含一种不在其位,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。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。
